您现在所处的位置: 首页>>协会动态

专栏|三十年·三十人——罗孝堂律师

发布时间:2025-08-21 编辑: 点击:13

贵州十朋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、主任罗孝堂,这位从遵义市新蒲新区喇叭镇红岩村走出来的法律人,他以一颗赤子之心,深耕法律领域,如同一束明亮而温暖的法治之光,照亮弱势群体维权的艰难道路,也为地方立法等法治事业发展添砖加瓦。


image.png



法治之光 温暖遵义


1973年3月,罗孝堂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,1996年7月,从贵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后,怀揣着对法律的敬畏与憧憬,他毅然踏入当时的遵义县律师事务所,从一名最普通的律师助理做起,开启他的法律人生。


接待当事人时耐心倾听,撰写文书时字斟句酌,协助调查取证时不畏艰辛,旁听庭审时全神贯注……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点滴,却如同一层层基石,为他日后坚实的法律实务能力打下基础。


2003年5月,罗孝堂顺利取得律师执业证。此后,他经历了国资所的更名与改制,更在2011年3月,凭借着对法律事业的热忱与坚定,创办了贵州十朋律师事务所,并担任主任至今。


image.png


在律所办公楼的荣誉墙上,2008年5月司法部授予的“第三届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”荣誉证书十分耀眼,它无声诉说着奖牌背后,罗孝堂一次次向困境中的弱势群体伸出援手的动人故事。


2005年中秋节,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,“感动中国十大人物”之一的湖南青年吕曦东,却在遵义因勇救跌落铁轨的老人身负重伤,生命垂危。当媒体联系罗孝堂,询问他是否愿意无偿介入工伤索赔时,他没有丝毫犹豫:“这是英雄之举,值得相助!”


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,他便出现在吕父身边。面对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,罗孝堂不惧困难,开启了近一年的多方奔走。他频繁出入相关部门,查阅大量资料,与各方反复沟通协调,最终成功为英雄争取到应有的赔偿。


2007年,湖南少女刘某某在红花岗区遭遇不幸,被强迫卖淫的她为保清白,从二楼跳下,重伤致残。得知消息后,罗孝堂迅速行动,第一时间介入案件。他先是耐心安抚悲痛欲绝的家属,随后有条不紊地收集病历、物证等关键证据,积极协助报案,推动公安机关及时立案并成功抓获嫌疑人。最终罪犯得到了严惩,法院也支持了包括医疗费、误工费等多项诉请,为身心遭受巨大创伤的少女带来了生活的希望。


2002年,未成年人龚某某因车祸入院治疗,本有康复希望的他,却因涉事医生收受肇事车主200元红包,出具虚假的诊断报告,导致治疗延误,次日不幸身亡。罗孝堂和易传强律师接受死者父母的委托后,毅然决定为逝去的生命讨回公道,控告涉事医生涉嫌医疗事故罪。在办理案件过程中,他们克服重重困难,收集关键证据,最终,遵义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,涉事医生被依法判刑,并承担了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。此案经央视《今日说法》节目报道后,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,促使人们深刻反思医德与法律责任的重要性。


2009年,原遵义县乐山镇的尹某某,因罹患精神疾病产生被害妄想,杀害了自己的婆婆。遵义县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罗孝堂为其辩护。在与尹某某会见以及庭审过程中,通过仔细观察尹某某的供述和辩解,他敏锐察觉到被告人精神状态异常。


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判断,他果断向法院申请对尹某某进行精神病法医鉴定。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法医精神病鉴定中心经过鉴定认为,尹某某患精神分裂症,作案时意识清楚,因患精神分裂症,受精神病理性认知、情感障碍影响下,导致其实质性辨认能力和行为自控能力丧失,行为时无刑事责任能力,法院依法判决其不承担刑事法律责任。


而贵阳周老太的房屋纠纷案,更是充满了曲折与温情。七旬的周老太,女儿偷偷将她的房产变卖。历经五次诉讼,周老太均以败诉告终,绝望之下,她竟手提汽油瓶,欲在法院门口自焚,幸好被路人及时拦下。2014年,走投无路的周老太找到罗孝堂求助,他二话不说,主动沟通协调,在他的努力下,法律援助中心将周老太的案件纳入法律援助范围。罗孝堂仔细梳理案情,在二审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后,为周老太代理一审诉讼。他在法庭上严谨论证,据理力争,最终判决支持了周老太的诉讼请求,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,成功为老人夺回了栖身之所,也让老人重新燃起对法律的信任与希望,遂敲锣打鼓为法院和法律援助中心奉上锦旗表示感谢。


“法律援助,有时就是阻止悲剧的最后一道防线。”谈及这些法律援助案例,罗孝堂目光坚定而深邃,“我希望能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实践经验,实实在在地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”这份朴素而真挚的情感,正是他投身法律援助事业的不竭动力源泉。



推动法治进步


作为三届县(区)级人大代表、两届区人大常委、三届区人大法制委委员,罗孝堂身上肩负着律师和人大代表的双重使命。


履职过程中,他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,在律师工作与代表履职中,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,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紧密联系,忠实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,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。履职期间,他提出了《关于喇叭镇红岩村罗切村民组抽水泵升级换代的建议》《关于加强南白镇贸易南街、贸易北街等路段机动车逆行管理的建议》等30余件关乎社情民意的意见建议,其中绝大多数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及时落实。


当选区人大常委和区人大法制委委员后,他更是发挥专业优势,起草了10余件专业性文稿,将律师工作与代表履职完美融合,相互促进。


image.png


罗孝堂深知,推动法治进步,不能仅局限于解决个案纠纷,更要参与到“立规明矩”的立法工作中。自2015年10月起,他连续被聘为遵义市人大常委会第四届、第五届、第六届立法咨询专家;2019年8月起,又受聘担任遵义市人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。


从遵义市人大常委会拥有地方立法权至今,在遵义市众多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制定过程中,都凝聚着他的专业智慧。


“参与立法,是律师服务大局、推动源头治理的高层次体现。每一个法律条文,都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城市的规范发展。我们提建议,就是希望法律能更贴合实际,真正解决遵义的现实问题。”罗孝堂这样说道。他的立法咨询工作,就是将基层群众的呼声与法治的普遍原理相融合,融入地方治理规则的过程。



律师的价值与情怀


罗孝堂的法治情怀,还体现在广泛的普法宣传和社会服务工作中。他身兼多职,积极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 “养分”。作为 “民法典贵州省百名法学专家学者资深律师宣讲团”成员,他深入机关、企业、社区、乡村,用通俗易懂、生动形象的语言解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,让这部“社会生活百科全书”走进千家万户。


同时,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咨询专家、省委政法委案件评查专家、市委政法委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律师专家,他不仅参与重大疑难案件的咨询、评查工作,更在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中展现出卓越的专业力量。他成功化解播州区罗某某、田某某长达十年的进京信访案;积极参与设计并推动播州区信访公开听证创新模式,其经验获得国家信访局的高度肯定,为《贵州省信访事项听证办法 (试行)》的出台提供了宝贵的基层实践样本。在这些工作中,他不仅注重解决实际问题,更注重向当事人普及法律知识,引导他们理性维权,维护司法权威。


image.png


面对复杂棘手的案件和巨大的工作压力,罗孝堂始终秉持着法律人的 “工匠精神”,追求“法律效果、政治效果、社会效果”的有机统一。“法律工作不是简单的1+1=2,不能仅靠智能 AI计算得出答案,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” 他总是强调要综合评估案件情况,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。例如在处理赔偿案件时,他会理性分析当事人诉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,“要求过高,即便赢了官司,若无法执行,对当事人来说也没有实际意义。”这种设身处地为当事人考量的态度,源于他“做一行,精一行”的理念,更源于他对家乡土地的深厚情怀和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。


“律师的价值,不仅在于打官司,更在于运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,围绕中心,服务大局,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,维护法律正确实施,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,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。”罗孝堂坚定地表示。未来,他将继续深耕法律服务领域,在法律援助、地方立法咨询、矛盾纠纷化解、人大代表履职等方面持续发力,让法治之光在黔北大地上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。